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 航空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编辑:宝星微科技 | 发布时间:2023-05-29 17:41 | 浏览次数:75
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开启了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民航智库专家韩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919实现商业首飞提振了中国民航产业的发展信心,将对国产飞机上下游产业未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产大飞机逐渐交付航司运营,我国航空相关配套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对于C919,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此前也表示,C919是一款先进的飞机,比如说油耗比较低,用的先进材料也比较多,重量相对来说也比较轻,舱内舒适性也比较好,空间比较宽敞。“同时,环保性也达到或者超过了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准,应该说在性能上我们是达到了波音B737和空客A320同等飞机的水平。”张彦仲说。
5月2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水门礼迎接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新华社发(汪洋摄)
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后备受客户关注。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C919大型客机已经获得了包括国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多家租赁公司的订单1035架。据中国商飞官网最新消息,今年4月27日,海航又与中国商飞签署百架飞机采购协议,其中包括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和40架ARJ21飞机意向订单。
据中国商飞预测,2021年至2040年,全球预计有41429架新机交付,价值约6.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航空市场预计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占全球的21.92%,价值约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2.95%。
C919国外供应商以欧美国家为主,国内供应商以军工下属企业为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国内供应商的核心力量。C919供应商共239家,其中国外供应商104家,美国供应商数量最多,共51家,占国外供应商总量的49.04%,其次是法国和德国,供应商数量分别为18和12家。国内供应商122家,其中国有企业67家,占国内供应商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子公司最多,共24家,其次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6家。中外合资企业共13家,以中美合资为主(10家)。
原材料以国外供应为主,机体制造国产化率最高,机载系统国产化提升空间最大。从C919各环节供应商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原材料环节国外供应商数量最多,共38家,国内企业占比近半;零部件环节国内供应商占比较高;机体制造环节(机身、客舱)国产化率最高;机载系统环节(动力系统、机电液压系统、航电系统)国内企业占比最低,合资企业数量较多,主要为中美合资企业(8家)。
原材料环节国产化推进迅速,国内供应商占比近半。原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复合材料、钛合金、高强度钢等。铝合金国内供应商主要为中国铝业、南山铝业;钛合金产品主要供应商有宝钛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高强度钢供应商以宝钢股份、抚顺特钢为代表;复合材料供应商主要为中航高科、中复神鹰、光威复材、恒神股份、楚江新材。
零部件环节国内参与企业众多,形成了体系内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零部件主要包括标准件、电子元器件、锻铸件、机加件等。零部件加工是飞机机体制造、机载设备生产的基础,具有技术壁垒高、资质壁垒高、资金壁垒高的特点。目前 C919 零部件国内供应商以航空航天、军工系统所属企业为主,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中航重机等;民营企业有效补充,包括三角防务、通达股份、爱乐达、迈信林等。
机体制造环节由国内航空主机厂领衔,国产化率最高。机体制造主要包括机头、前机身、中机身(含中央翼)、中后机身、后机身、外翼、垂尾、平尾、活动面等部段。机体制造是C919国产化率最高的环节,主要由航空主机厂领衔的国内供应商承制。C919 机体供应商主要包括航空工业西飞、沈飞、洪都、哈飞、昌飞、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 所)、航天长鹰、浙江西子等。
机载系统国产化提升空间最大,国内企业正在通过合资等方式追赶。机载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机电液压系统等。机载系统是外资企业在C919中占比最高的环节,同时也是中外合资企业最多的环节。国内企业正在通过合资模式、项目合作和自主研发等方式快速追赶,提高机载系统的国产化比例。目前C919飞机采用的是CFM国际公司的 LEAP-1C发动机,中国航发商发正在研制 CJ1000A 发动机,有望推动商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航电系统中安全关键系统由罗克韦尔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霍尼韦尔(Honeywell)等国外企业提供,并成立合资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中航电子子公司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参与了航电系统的板块开发工作;机电液压系统供应商为国外企业、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均有参与,其中上市公司中航机电子公司航空工业庆安、陕西航空电气分别参与了高升力系统、电源系统配套工作。